卫生局扶贫工作总结

时间:2025-02-05 13:15:49
2017卫生局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2017卫生局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导语:如果我们不对工作进行总结,那就是“风过了无痕”,仅仅是一个又一个任务的完成,却得不到学习的机会,无法取得长足的、持续的进步。

2017卫生局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汪洋书记多次就“双到”工作作重要指示。按照省、市对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要求,罗湖区卫生人口计生局从2009年6月开始挂点帮扶东源县锡场镇居委会。

一、锡场居委基本情况

东源县锡场镇居委会位于新丰江万绿湖畔,社区居民总人口354户1586人,其中农业人口553人,分4个小组,即:桥东、桥中、桥西和新岛组,辖区总面积约7万亩。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不便,该居委会社会事业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扶贫“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登记造册登记贫困户178户,642人,贫困人口占社区居民总人口数的40.5%。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局党委高度重视,职责任务明确

区卫生人口计生局按照《关于我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落实领导责任,明确人员分工,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国平为组长,刘岭副局长为常务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率队多次到锡场镇居委会及下属村小组进行实地深入调研。与锡场镇锡场居委会建立联络机制,选派一位年富力强的同志作为驻村干部,密切联系当地干部和村民,明确扶贫任务和分工,确保扶贫工作规划到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落实到位。

(二)精心规划,制定帮扶方案

我们认为对口帮扶关键是做好四个结合:一是坚持村集体、村民自力更生和政府主导、对口帮扶、社会参与相结合;二是坚持对贫困户的对口扶持和发展集体经济相结合;三是坚持实事求是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四是坚持经济扶持与观念扶持相结合。因此,我局扶持工作组在深入贫困户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多次与当地镇政府、居委会及下属四个村民小组代表进行座谈,广泛征求镇政府、居委会和村民的意见,同时结合锡场镇居锡场委会的具体情况制定帮扶方案,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三)建档立卡,规范管理

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督促锡场镇居委将当地的贫困户资料全部进行逐一核实并张榜公布。同时,与当地村委建立了贫困户的动态管理档案,建立帮扶台账,如实填写《帮扶记录卡》,由村负责人、贫困户主共同签名确认,做到户有卡、村有表、镇有册,并按要求全部实行电脑管理。

(四)落实帮扶,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按照扶贫“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有关要求,我局积极督促当地政府进一步加快落实资金申请的有关工作,有计划积极引导和争取扶持贫困户从事商业、发展种养、外出务工等活动,为进一步调动我区卫生计生系统共同参与“双到”扶贫工作,区卫人局大力开展卫人系统对口帮扶募捐活动,所有募捐款全部投入到锡场镇锡场居委会扶贫开发工作中。

三、 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落实情况

(一)、贫困户被帮扶的成效

通过扶贫帮扶措施,2010年锡场居委贫困户实现了稳定增收脱贫的目标任务。2010年贫困户的人均纯收入为1963.3元,平均增长水平超30%,所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水平为6%,截至2010年年底,已有39户家庭实现脱贫目标;2011年年底90%贫苦户实现脱贫目标,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4200元。

(二) 贫困村被帮扶的成效

积极推进锡场镇居委会组织领导建设,锡场镇居委会领导班子团结,村民自治各项制度健全,村集体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实现“五有”。2010年末,锡场镇居委会已购买锡场镇林业站房产一幢,面积约240平方米,位于街镇中心,一楼作为商铺出租用途,二、三楼经修葺、装修后进行经营旅业或出租,收入所得作为居委会集体经济收入。投资40万元建设的锡场渡口码头公路方便了全镇群众出行,美化锡场镇居委会的村容村貌,改变锡场镇居委会道难走、路难行的现状,此外公共厕所、村图书馆、村文化站、村篮球场等公共设施的完善和投入使用,使村民对民生建设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三)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工作

根据粤府〔2011〕24号文《关于推进我省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工作的意见》,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是全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重点内容,我局制定了《罗湖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推进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实施细则》。经我局工作人员与锡场镇居委会干部共同核定全村共9户住房困难户实施住房改造建设,截止2011年11月底,5户住房改造建设已完工,4户正动工建设,1户尚未动工,已完工及正动工建设户数占总户数的90%。

2017卫生局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20XX年,州卫生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州党办、政办《关于印发<自治州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博州党办发〔2015〕7号)精神,在深入摸排、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原则,切实瞄准扶贫对象,采取精准扶贫措施,不断提高精准扶贫工作实效,努力实现塔木根赞格村扶贫工作目标。现将2015年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塔木根赞格村贫困现状

㈠ 村队概况。塔木根赞格村位于博乐市以西5公里,距离青得里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在博温公路南侧。全村人口192户、728人,其中常住户175户、常住人口633人,非常住户27户、95人。常住人口中维吾尔族142户、562人,汉族13户39人,蒙古族8户、28人,哈萨克族2户4人,常住人口中维吾尔族占88.8%。全村四老人员6 名;常住人口中80、90后年青人187人,占总人口的29.5%,其中维吾尔族179人,占90.4%。全村耕地面积1376亩,人均耕地1.9亩,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村队。村集体主要收入来源为一座砖窑承包费每年7万元。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8750元。农村党员17人,团员青年22名,民兵6名,十户长8名,信教群众210人。村委会(文化室)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㈡ 贫困人口现状。塔木根赞格村贫困户共计45户,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5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0户;贫困人口共计108人,其中有劳动能力43人、无劳动能力65人。贫困户中低保户11户17人(其中有劳动能力1人),扶贫低保户18户61人(其中有劳动能力29人),扶贫户17户22人(其中有劳动能力13人)。

家庭人口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5户8人;部分人口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0户68人(其中有劳动能力35人、无劳动能力33人);家庭人口均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0户32人。有劳动能力家庭致贫原因主要为缺资金、技术、土地 ……此处隐藏1392个字……,1名工作组成员还扭伤脚踝造成骨折住院手术治疗。四是是推进惠民生项目实施,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投入资金5.2万元,实施了亮化工程,为村队主巷道安装太阳能LED路灯11盏,解决村民夜间出行难的问题。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㈠ 深化结对帮扶。继续深化城乡党组织联系共建活动。落实领导干部、工作组成员、机关党员、农村党员结对帮扶工作,明确“结对子”帮扶人员工作责任,确保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不脱贫不脱钩。

㈡ 持续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做好新建灌溉机井和农用道路升级改造前期调研工作,完成项目建议书的编制、项目概算、资金来源和报批等准备工作。二是继续积极开展医疗帮扶,经常开展送医送药下乡,针对塔木根赞格村无村医,群众看病不方便的突出问题,组织医疗专家到村里为村民免费义诊、送医送药下乡。实施老年人健康关爱工程,为村里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三是争取项目新建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建成后面向社会招聘村医或由博乐市青得里乡卫生院下派医生,为村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解决村里无村医和卫生室、群众看病就医不方便的问题。四是积极开展慰问走访和扶贫帮困等活动。

㈢ 推动劳动力转移助民增收。充分发挥劳务经纪人作用,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或外出务工,引导中青年女性到城市开展家政服务,增加家庭收入。加强教育引导,转变80、90后剩余劳动力就业观念,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持续增加。

㈣ 全力帮扶实现年度脱贫目标。在全面改善45户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落实分类扶持措施、整体推进扶贫工作的基础上,以2015年扶贫计划确定的9户22人有劳动能力贫困家庭为重点,压实责任、落实措施,努力实现年度脱贫目标任务。

【附 林业局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打造服务性机关和优秀的党员干部队伍,我局按照县委、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扎实对包联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通过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帮助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切实提高贫困家庭的`生活水平。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

1. 成立组织机构。由局长李庭春同志为驻村工作队队长,副局长吕清元、侯兴才、陈竞明,纪检组长李立任副队长,组成4个驻村工作队,由4名班子成员带领8名成员分批次到帮扶村开展精准扶贫,加强与农户的交流,做好上传下达。将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精准扶贫相结合,下派“第一书记”到村协助村两委开展党建及日常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解难事促发展。

2.细化帮扶任务。今年我局在去年包村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再添措施。按照精准扶贫工作目标和要求结合《xx县林业局2014—2017年包杨泗村扶贫实施方案》任务,印发了《关于开展精准扶贫干部帮扶到户工作的通知》、《xx县林业局2015年度精准扶贫工作计划》,明确了帮扶内容和帮扶措施。

3.突出工作重点。结合林业重点项目,按照“一户一策”原则因地制宜为贫困户量身制定帮扶措施,使帮扶活动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两不误。

4.严肃工作纪律。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统一服从镇、村安排,坚持驻村,人均驻村达3个月以上。为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不给基层增加负担,局机关为驻村工作队购买简单厨具解决伙食问题,工作队成员每季度向负责小组长汇报扶贫工作进展情况。

二、明确方向,扎实推进

1. 结对帮扶,建档立卡。我局及时与包抓镇党委、村两委成员座谈,根据包联村的反馈情况,对确定帮扶的65户贫困户,按照科级领导、股室长2户,普通干部1户的要求制定了《林业局机关帮扶峡口镇左溪村贫困户措施表》。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入户了解情况,认真填写《XX市精准扶贫连心连亲结对帮扶卡》、《精准扶贫日志》、《扶贫手册》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并将收集到的信息按照致贫原因划分劳动力不足、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等类型,进一步明确各类型扶贫方向,细化措施,有侧重点的投入物力和财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户收入。

2.多措并举,抓好落实。一是本着“政策落实、农民增收、民生改善”的目标广泛向贫困宣传林业惠民政策,鼓励农户积极响应好、利用好国家政策开展生产,当好群众的技术指导,保证林业生产提质增效;二是为劳动力充足,有田有地的农户选择合适的养殖、种植等的发展项目,将闲置的生产资源利用起来发挥最大效益;三是针对一些项目发展比较好有潜力的农户根据他们的项目特点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及时协调相关单位帮助他们解决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四是对生活上确实困难,老弱病残,无劳力或情况复杂的贫困户,积极争取民政救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困难。

三、干群联动,成效显著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围绕群众和贫困户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林业干部真诚沟通,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广大农户积极配合,坦诚相待,共同打好精准扶贫这场持久战。 一是做好政策宣传。累计下派驻村干部52人,广泛开展各种林业技术培训2场,听众人数达600人次,其中培训村干部30人次,帮助群众了解国家政策、掌握林果栽培技术,在媒体刊登扶贫宣传信息1篇。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今年共争取公益林补助资金28万多元,争取退耕还林项目1043亩,主要以核桃、银杏为主,目前以完成设计上报,我局正在组织苗木采购,苗木共计投资31万多元,共367户受益。同时,为个别特别困难家庭送去了资金,干部职工捐款捐物折价共 1.25万元,争取其他部门投入2万元,累计帮扶资金59万元。三是强推主导产业。经过走访排查出技术缺乏44户143人,资金缺乏4户9人,劳力缺乏5 户12人,自身发展不力1户1人等4类致贫农户,并针对各种致贫原因,因户制宜的确定了以发展干杂果经济林、养殖业、种植业的主导产业。四是完善基础设施。投资2万元用于修建焦家坝2.5公里道路连通和拓宽;对村委会广场进行绿化,栽植桂花树12株;解决老一组的出行难的问题,协同峡口镇完成了跨河大桥项目上报;积极解决了老三组2.5公里的用电问题,完成两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1100于人的饮水问题。在干部农户的群策群力下今年该村脱贫64人,人均年收入增长1000余元。

四、下一步打算

精准扶贫的开展,加深了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党员干部下基层、重实践的工作作风,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下一步我局将总结继续在今年扶贫工作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以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美好阐述为蓝图,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及中央“八项规定”为指导,以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美丽xx”、“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以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和改善贫困村发展环境为目的,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责任制,按照《xx县林业局2014—2017年包杨泗村扶贫实施方案》进一步转作风,不断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帮扶措施,深化宣传引导,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千方百计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努力让该项活动真正成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民心工程、满意工程。

《2017卫生局扶贫工作总结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